盐山笤帚苗手编工艺,传承匠心,老人日扎百把远销日韩

沧州新闻网 阅读:12 2025-08-18 16:51:29 评论:0

在中国河北省盐山县,有一种古老的手工艺——盐山笤帚苗手编工艺,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。这项工艺历经千年传承,如今在老人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,日扎百把笤帚,远销日韩,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亮丽名片。

盐山笤帚苗手编工艺源于唐代,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。盐山地处黄河下游,土壤肥沃,气候适宜,为笤帚苗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笤帚苗,学名荻草,是制作笤帚的主要原料。这种植物质地坚韧,易于加工,是制作笤帚的理想材料。

盐山笤帚苗手编工艺的传承人多为年过花甲的老人。他们从小跟随长辈学习这门技艺,经过多年的磨练,技艺越发精湛。老人日扎百把笤帚,从选材、剥皮、晾晒、编织到成品,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。

在盐山县,有一位名叫张大爷的老人,他从事笤帚苗手编工艺已有50多年。张大爷说:“这门手艺是我们盐山人的骄傲,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。”每天早晨,张大爷都会提前起床,开始忙碌的一天。他先将晒干的笤帚苗剥皮、晾晒,然后开始编织。经过一番精心制作,一柄柄精美的笤帚便呈现在眼前。

盐山笤帚苗手编工艺讲究的是“匠心独运”。在编织过程中,老人们不仅要掌握好每一根笤帚苗的长度、粗细,还要根据不同的用途调整编织的密度和形状。这样制作出的笤帚既美观又实用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盐山笤帚苗手编工艺逐渐走出国门,远销日韩等地。这些精美的笤帚不仅满足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需求,还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。日本、韩国等地的消费者对盐山笤帚苗手编工艺赞不绝口,认为这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手工艺。

为了让这门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,盐山县政府高度重视,积极推动笤帚苗手编工艺的振兴。他们通过举办培训班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技艺。同时,盐山县还鼓励企业将笤帚苗手编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,开发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。

盐山笤帚苗手编工艺的传承和发展,不仅为盐山县带来了经济效益,更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。老人日扎百把笤帚,远销日韩,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
沧州要闻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沧州新闻网是沧州地区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,集新闻资讯、政务公开、民生服务、文化旅游于一体,打造城市信息枢纽站